返回

莽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七十三章:匪首聚会(1/3)
        “嘿,左兄好久不见。听吴水井说,你那边弄得风风火火,一统了代县周边山寨,连繁峙县的人都有找你投靠,很是不错啊。”

        方景楠热情地把他迎进屋子。

        “大人哪的话,”左青山行了个军礼道“若非是大人留下的钱银甲胄,五行旗也没那个实力和运气。”

        这个军礼行的方景楠心里满意,让他坐下,又亲自泡了壶茶,两人边喝边聊。

        左青山道“我去得崞县,吴水井说大人来了太原城,正巧我去清源县也要途经太原,便赶来这边拜访,望大人别怪卑职唐突了。”

        方景楠笑道“别扯这些虚礼,一早就说了,但凡有任何困难,都尽管来找我。怎么,遇到麻烦了?”

        左青山脸色尴尬地道“也不算是麻烦吧,有两件事汇报一下。顿了顿,他道“之前一次与繁峙县的匪头五花蛇火拼时,火旗与土旗的旗主不幸遇伏死了。五行旗平时也互不统属,你看这两旗的旗主怎么操弄?”

        “这……”

        当时设立这五行旗,主要就是与这些山寨的好汉们交个朋友,以便四通商行的车队路过时给予方便就行了,他并没想过要绝对控制住这些人。

        因为这些山寨似民似匪,大多都是吃不饱饭的农民,而且拖家带口的,若是全部收拢下来,也是很大的负担。你总不能只让他们家里的男人替你拼命,然后家里的妇女小孩就不管吧。

        想了想,方景楠问道“五行旗现在有多少人了?”

        左青山神色一正道“详细不甚清楚,五旗加起来堪用青壮八百有余,家里妇幼老人加起来,有两千多人,分布在代县周边十几个寨子里。”

        “靠山里开荒的那些田地,能养活自己么?”方景楠又问。

        左青山脸色一暗,叹道“全部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亩山田,能养活五百人就到头了。今年是把库里所有银子都拿去买了粟米杂粮,这才勉强支撑到了现在,每天各寨都有些老弱熬不过去。”

        方景楠心中一暗,躲山上去可避兵灾,可饥荒逃不过啊。接下来的几年更是连年大旱,除了开垦在河边的田地还有收获外,许多旱田颗粒无收都是常见之事。

        三千人!……唉!

        方景楠心中很是郁闷,在这末世根本就不缺人口,只要有粮大把的人来。云冈堡那到是有存粮六千石,养五行旗的三千人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这解决不了根本。

        关于粮食的问题,方景楠打算等四通商行顺畅之后,再与陈老财好生谋划。

        想到这,方景楠沉声道“火土两旗的旗主,等我稍晚想想再论。然后,我回去怀仁后,便让人调五百石粮给你,以扛过这个冬天。”

        五百石粮为六万斤,两千多人省着吃,够吃几个月了。如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2两一石。等到下次秋收还有七个多月,这七个月,饥民们只有等到春天时,挖一些野菜树皮杂食充饥。

        听到方景楠会调粮过来,左青山顿时大喜,这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而是表明说,他们这五行旗以后也就有了依靠。

        方景楠笑道“相识便是缘分,以后咱们就是一个锅里勺食吃的兄弟了,左兄不用客气。”

        左青长也是军汉出身,感谢了一番也不再多说,全都记在心里。跟着继续道“这第二件事,是想请示一下,同知的幕僚邀请各地的掌盘子在清源聚会,共商大事,好似有选盟主之意,此事,我们如何处之?”

        “共商大事?选盟主?”方景楠楞了一下。

        这姓冯的同知,不是在玩养寇自重的把戏么?让各县的山匪骚扰地方,然后他们以组建团练的民义,收刮各县士绅的藏银,中饱私囊。

        传承多年的士绅之家,一般都有藏银,数量非常之大。张氏不就藏了二十四万两么。若不是方景楠过去,这些银子估计还得埋在地里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