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把科技掰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六章 事实说话(1/2)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群外国学者,平常视华夏为研究贫穷的土壤,突然一窝蜂跑到了华国。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柳稻或许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柳稻在出国移植后24小时内基因退化,这件事才是真正吓到了他们。

        可以自由编辑基因,还能控制基因自由表达,还能让编辑的基因设置定时销毁。

        如果谁掌握了这样的技术,打个恰当的比方,那西方神话故事里头的德鲁伊变身完全可能啊。

        而且人变熊算什么,变条龙给你看都可以。

        “怎么办?老杨?”老王询问道。

        这可是咱们研究所举办的,可不能就这么被将军啊。

        怎么办?

        “当然是用事实说话。“杨明回答道,说完,杨明轻轻拍了拍话筒,会议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这个幸运的年轻人身上。

        没错,幸运的年轻人,在一圈普遍发际线高昂,六十岁算专家的领域里,三十岁,真的太年轻了。

        这么年轻能主持一场这样的会议,真的是很幸运。有一部分被带来参加会议的年轻学者,心中都忍不住柠檬泛酸。

        真希望那个台上主持会议的是我呀。

        ……

        “各位来访的学者们,对于柳稻如此神奇的生物特性,我们星城研究所虽然是最早发现柳稻,但是,同样对此表示非常的困惑。“

        “科学的进步就是这样,不断的发现会让我们困惑的事情,然后我们试着去解释这些困惑。这是我们进步的源泉,是幸事,是大喜事。”

        “至于刚刚布朗研究员猜测的,我方是否掌握了高级的基因编辑技术,以此戏弄大家。”

        “这个完全可以让事实来证明吗。根据我们最新的实验结果,只要是水稻种子,都可以天然的在柳树身上生长。”

        ”我们可以做个很简单的实验,各位大可以现在去市面上购买一批成年柳树,然后用最普通的水稻种子种上去试试就知道了。”

        “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大可以从各自的国家运输柳树到华夏来,还有水稻种子也一并带来,实验,会告诉我们结果的。“

        杨明侃侃而谈,应付自如。老王偷偷给了杨明点了个赞。先前还担心杨明的老专家们,此时也发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伙子不错,事实胜于雄辩。

        你们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去怀疑,我们只需要一种方法,用事实来教育教育你。

        会议全程直播,地方台,网络频道,因为柳稻的火爆,哪怕知识底蕴匮乏的网友不懂这些大拿们在争论什么,但是也一个个不明觉厉,看的大呼过瘾。

        “我说这些老外学者为什么一窝蜂的全来我们华夏了,原来是运回去的柳稻竟然水土不服。”

        “哈哈,他们的上帝不行,照看不了这么神奇的植物。”

        “话说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厉害。”

        “没的说。必须的。”

        而到了会议最后,特别杨明最后那儒雅而硬朗的回答,网友们们的弹幕齐齐刷起了大气。

        干的漂亮!

        挺你!

        史上最帅气的农业研究员!

        一大堆溢美之词迎面而来。

        杨明的老婆张雪自然也看了,正好当天下午没课,看着老公达体的发挥,张雪眼中全是骄傲。

        这是她老公,就是这么优秀。

        不过,哪怕他再优秀,在家里,老娘让他该跪搓衣板还是要跪搓衣板,跪榴莲还是得跪榴莲。

        哈哈哈,爽。老公越优秀,看着跪搓衣板和榴莲的时候就越爽。

        ……

        会议结束后,反响很大。

        事后,各国专家各自派出了代表,私底下开启了小会,会议核心就是着重对杨明最后的陈述反复观看,看看杨明是否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