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提头过闹市(1/2)
        少顷,颍州城外走来一位少年,男子面容姣好,长发披散,任凭风吹。

        一身青布儒衫染尽鲜血。

        少年左手握着一把八方汉剑,右手提着一颗人头。

        城门口的卫兵纷纷瞠目结舌。

        只见那名少年缓缓的走进城门,无人敢拦。

        少年边走,边高歌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郭嘉。

        提头过闹市,如入无人之境!

        郭嘉其实也并非是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他是担心之前崔准身边的那两名仆人先行来到官府报官。

        汉朝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如果是为了父母,师长,恩人等报仇,官府有时候不仅不抓你,还会赞扬你的举动。

        离郭嘉最近的一个例子便是赵娥杀李寿为父报仇,却被汉灵帝赦免,还被立碑嘉奖。

        但凭借崔氏在当地的力量,无论自己杀人是否有理,都有极大可能会被衙役直接逮捕关入大牢之中。

        所以郭嘉的目的很简单,既然杀了人,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杀人。

        为了避免他刚入城就被衙役逮捕,他便直接提头过闹市。

        试想,一人满身鲜血,左手握剑,右手提头,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谁敢过去阻拦。

        这个想法还是郭嘉想起了东汉末的另一位人物,那就是古之恶来典韦!郭嘉在前世中知道,典韦当时为了给他的好友报仇,在闹市中手刃仇敌后,提头过闹市,无人敢拦。

        果然,如同郭嘉预料的一样,虽然身后围着一群人,有官兵,有乡亲,甚至还有衙役,却无人敢上前,

        “贼子崔准,殴打吾之恩师,是以杀之!”

        郭嘉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响,但是在这样针落可闻的环境下,仿佛一块巨石落入湖中,引起了阵阵波澜。郭嘉边走边喊道。

        于是郭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来到县衙门口。

        “郭某为师报仇,前来投案!”

        郭嘉用了他最大的声音吼了出来。

        片刻后,他便被衙役包围,县令也在几名亲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县衙,看着眼前为师报仇杀人自首的郭嘉,眼中如同郭嘉所料闪过一丝赞赏之情。

        “是条好汉,先押入大牢。”

        诶,不对啊,不应该是“真壮士也,汝且离去,吾不追汝(真是个壮士,你走吧,我不追你)”这样的剧情吗?怎么还要押入大牢?

        无奈,郭嘉总不能打了自己的脸逃跑吧,何况他也逃不出去。便直起身扳,在旁人充满敬意的目光中,随衙役进入大牢。

        郭嘉被衙役接下长剑,关入了大牢,牢中还有几名凶神恶煞的汉子,似乎隐隐以一人为首。郭嘉向那人,此人身材高大,相貌粗狂。见新来了一个犯人,囚牢中这些无所事事的死囚热闹了起来,全部聚在了郭嘉身边。郭嘉就怕秀才遇上兵,直接被这群家伙收拾一顿。正当郭嘉思考着如何脱身的时候,那名汉子上来就是一脚踢在郭嘉的肋骨上。

        肋骨处传来的剧痛,刺激的郭嘉清醒过来,郭嘉双手扶住地面想要起身,屁股上传来一股大力,又把郭嘉打在地上,郭嘉回头一看,这下完喽。

        只见二十几个彪形大汉给郭嘉围在中间,一个个凶恶的目光,把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