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科技教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章关键人物(2/2)
        沈瑞说完,直接叫李红霞进来让她把公司的资料整理一下,然后交给卫兴华。

        把这些人全部安排完后,沈瑞长长呼出一口气,现在人手配齐了,接下来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老刘,你怎么又回来了,新员工都安排好了吧!”

        沈瑞站起来正想走出办公室,没想到这时刚才带新员工去安排工作的刘建国回来了。

        “沈总,都安排好了,这次我来是想跟你汇报一下,前几天你让我找新的办公场所,我现在已经找到了三个合适的场所了,你看是不是抽出个时间去实地考察一下,然后趁早决定下来比较好,毕竟现在我们公司的人员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跟周院长答应派人过来之后,沈瑞就感觉到现在这个办公场所不够用了,所以他让刘建国提前找一个合适的办公场所。

        不过,沈瑞没想到的是这次周院长动作竟然这么快,刘建国这边的新办公场所还没找到,院里那边直接就把人给送过来了。

        “你说得有道理,这件事情是得赶紧办好了,你在前面带路吧,我们一起去实地考察一下,最好是今天就能把事情搞定!”

        听来刘建国的话,沈瑞立刻就拍板决定下来了,这件事情的确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

        八十年代的中关村里充满着躁动,一批批科技人员“下海”。

        1984年,中关村已经有  40  家科技企业,并在燕京城里拥有了“电子一条街&039;”的名声,这个时候最出名的人是陈春先先生。

        如果说硅谷的关键人物是“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和离开他的”八叛逆“;那么中关村的关键人物名叫陈春先。

        1981年,中科院的研究员陈春先领办了“燕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帮助海定区劳动服务公司创建了3个科技服务部,一个电子器件工厂,并开办了2期技术培训班。

        在1982年5月,陈春先的做法遭到了中科院主要领导的批评,认为陈春先这么做是搞乱了科技人员的思想,搅乱了科研秩序的言论。

        为了澄清事实,燕京市科协和物理所先后两次对所有账目进行调查,两次审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当时,陈春先的做法一度惊动时任国务院有关领导,他们为了陈春先的做法甚至进行专门批复,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科技界的改革工作,阻挠、抵制改革的“马蜂窝”一定要捅,而且要一捅到底,影响新生事物发展壮大的阻力要坚决排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春先先生促进了中关村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