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间最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六章 离家(1/3)
        第六章        离家

        三年的光阴,在孩子的追逐打闹和父母的疼惜宠溺中转眼而逝。昔年的两个孩童也越发挺拔,刘文已经十三岁,再有两年也该束发了。

        许是生活安定,吃到饱,睡的安稳了,三年来刘问就像刚入刘府时亲手栽在后院的梓树一样疯长,如今个子追上了刘文,甚至犹有过之。

        虽然又多读了三年书,刘文的风风火火依旧没变,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吧。

        刘问倒是变化较大,从最初的沉默腼腆变得开朗起来,骨子里那份沉稳倒是没变。虽然只跟程先生读了三年书,却深受程先生器重。用程先生的话是“心思机敏,通而遵旨,大道可期。”

        程白霜在临夏城这些年来,能当得起他当面夸赞的,唯刘问和城守李家大公子二人而已。

        “不疑,近日爹将托昔年好友送文儿上山习武,你作何打算?”刘渊一副询问语气,意图很明显,我不要求,你自己选。

        前几日刘渊给两个儿子举行了束发之礼,算是提前举行的。因为要送刘文去十三宗之一的太华宗,再回来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于是束发礼便提前举行了。对于刘文来说肯定是提前了,可对于刘问,那就不得而知了。

        刘问,字不疑,刘渊赐的。刘文,字希文,也是刘渊赐的。要从这两个儿子的字上看,刘渊还真不像一介武夫,至少不像寻常武夫。

        “儿不敢请,亦不敢辞,味凭父意。”刘问躬身道。

        “不必拘谨,坐下说话。”刘渊摆了摆手。

        到底是读了三年书的,说话中听,不枉程白露一番评语。

        “爹知你心,你也随文儿一起吧,多少有个照应。”他刘渊没说的是,谁照应谁。

        “爹你说的朱叔叔几时能到啊,我好替您去迎迎。”刘文一脸兴奋,大踏步进门,坐在刘问身旁。

        “根据你朱叔叔的回信推算,明日正午不到,日落也该到了。文儿,你哥会陪着你一起去太华宗,以后在太华宗,一切要事,都听你哥的。”

        “我哥也去,太好了,那以后就不愁了。”

        “不愁啥,不愁没人给你背黑锅?”刘渊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万事小心,别再给你哥惹祸了。在这临夏城你哥能替你扛下来,在外面,就难了。”

        “谨遵父亲教诲。”刘文贫是贫,但在大是大非上,心里还是有谱的,程先生这六年书,刘文没白学。

        “你们两个回去收拾收拾吧,这两天多陪陪你娘。”

        两人口中称是,起身一起离开。

        一夜无话,翌日,全家人都很默契的早早起床,吃过了早饭,就坐在一起聊天,有刘文在,不愁没有话题。四人皆在各自眼中看出不舍,可又谁有没有明说,大家都知道,说出来也只是徒增伤感。

        不知不觉,已将近正午,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院外戛然而止。不需要多说,四人齐齐起身向门外迎去,只见一中年男子正立于门外。

        一席青衫,剑负身后。用刘文的话,那就是----好一个风流潇洒大剑仙。

        负剑男子姓朱名枚字子远,是刘渊昔年至交,具体怎么个交法,刘渊没跟两个儿子细说,只说把朱叔叔当成他刘渊一样信任就行。

        “子远,别来无恙。”刘渊上前握住朱枚双手朗声到。

        “我说知远、韩越你们两个也是真能躲啊”朱枚再见两位昔年好友,恍若隔世,满脸欣喜。

        刘渊双手微微用力一压,双眼看着朱枚,仿佛眼睛会说话一样,朱枚立即止住话头。

        “来,见过你朱叔叔。”刘渊招过两个儿子给朱枚介绍。

        “这是我儿刘问,虽为义子,胜似亲生。”

        “这是我二刘文,调皮的很。”刘渊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