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故土欢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三、相逢不相识(三)(1/3)
        求收藏、求推荐。

        作为向狐狸的临时助理,得义不容辞替老大挡酒,荣燚在酒桌上跟上官梁心热情相处。

        他推杯换盏间巧舌如簧,语言幽默风趣。

        给上官梁心敬酒时,不亢不卑,真诚不失分寸,不容人拒绝。

        向进明直夸荣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就餐时再次提起跟他合作的事情。

        上官梁心坐在餐桌右方,狐疑的眼神打量着对面的荣燚。

        这位有着一张能替得老总挡酒的海量和魄力、劝得同事对他发嗲的,充满魅力的荣燚,真是多年前的那个人吗?

        席间,周杏跟荣燚腻歪的举止让上官梁心发呕。

        她,再次不敢确定地向身旁“盛世之家”财务总监询问荣燚的名字。

        确凿无疑,光荣的荣,四个火的燚,这张锲刻在脑海多年的俊脸。

        上官梁心再次确认,荣燚还是那个荣燚,名字、长相未变,改变的是他那性格和脾气。

        原来那位高高在上、孤傲自信、阳光灿烂的荣燚,已被时间这无情的手摧残的面目全非了。

        性格耿直傲气的他,已成啥事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老江湖、老油条了。

        席间,荣燚去卫生间方便,刚从卫生间出来,边拉着裤子拉链,边来到洗手池洗手。

        他对着墙上的镜子,梳理着额前的略微凌乱的头发。

        这时,镜子里出现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虽年岁不年轻了,可是英气逼人,一看就能想象出年轻时,是个美男子。

        中年男子从镜子里看到荣燚的面容,他微微愣怔一下,脚下的步伐稍稍迟缓。

        见荣燚的俊目与他对视时,中年男子躲避着荣燚略微激动的目光,匆匆进了卫生间。

        荣燚转头看着男子关上了蹲厕的小门,轻轻长叹一口气。

        心想,就为自己身上当年洗刷不掉的那个污点,难道这辈子老爹都不会原谅他嘛?

        刚才这位走进卫生间的中年男子,就是荣燚的爸爸荣繁,刚退休不久。

        荣繁从卫生间出来,就看见儿子荣燚斜靠在卫生间内墙边,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样子。

        没有再多看儿子一眼,荣繁洗手后,用抽纸擦干双手,扔纸,阔步走出卫生间,朝酒家最大的一间雅座走去。

        荣燚垂头丧气得跟在爸爸身后,如同一只被遗弃的小狗,跟着爸爸走进了这间雅座。

        一走进雅间,只见十几位耄耋老者围坐在餐桌,或开怀大笑,或窃窃私语。

        对着进入门的墙上悬挂着一个横幅“回归故土怀旧60周年”。

        横幅正中间坐着一位个高、瘦矍而精神抖擞的老者,一头银发,连长眉都是白色的了。

        一见儿子荣繁后面,跟着有些日子不见的大孙子荣燚。

        荣茂老人朝荣燚招招手,干瘪的嘴巴开心喊道“孙子,来,到爷爷这里来。”

        看到自己的大孙子,荣茂高兴得像个孩子,这个大孙子即使身上粘有污点,也是他的自豪。

        荣燚知道,雅间里这些老人们,都是爷爷荣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离开上海十里洋场走西口的老朋友。

        他们在大西北奉献了青春年华,退休后都叶落归根,回到了故土上海定居,如同自己的爷爷一样。

        荣燚经常听爷爷讲述那段艰辛、光荣而充满激情的历史,那是个让荣燚这一代年轻人听后都激情澎湃的时代故事。

        爷爷荣茂,一个学富五车的热血青年,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岁月,到大西北去,走西口,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老师,是爷爷荣茂那一代人的理想。

        爷爷一行200多人在风沙漫天,缺水,荒凉的大西北,分配到了各个中小学任教。

        他们这批年轻老师的到来,给大西北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人们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