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为国家修文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天子门生(1/2)
        回到文书库后,王希孟一改往日的消极颓丧之态,整个人都变得朝气蓬勃了起来。

        文书库的其他杂役们也都诧异不已。

        “这小子,前几日还蔫不溜秋的,怎么才没几日,又生龙活虎了?”

        “莫不是打通了门路,要去别的府司?”

        “哼,他要有这本事,当初就不会被人撵来文书库做杂役了!”

        “管他做甚?几位哥哥,听说翠楼里又新来了几位姑娘,一个个长得天香国色,骚媚入骨,不去晚上……”

        “哈哈哈哈,同去同去!”

        “……”

        王希孟对这些一无所知,当然,就算知道了也没兴趣,他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呢。

        前两天,他从考入翰林图画院的同学那里,弄来了几份名画的拓本,还没来得及细看。

        一做完手中的活计,王希孟就将这些拓本取了出来,细细地品味。

        有了些许心得之后,他干脆取出笔墨纸砚,照着这些拓本临摹了起来。

        两年时间,就在王希孟埋首刻苦钻研绘画技能的时候,悄然逝去,他的绘画技巧也愈发纯熟起来。

        政和二年(1112年)的一天,王希孟早早来到文书库上班时,忽然发现衙门里的同事一个个行色匆匆,脸色凝重,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他觉得有些奇怪,拉住一位平日里关系还算不错的同事问了一下,顿时喜出望外。

        蔡京要回汴京了!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朝廷颁下旨意:令太子少保蔡京即刻归朝,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封鲁国公。

        蔡京回归的那一天,汴京城外人山人海,朝中大臣小吏都赶来迎接,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王希孟也来了。

        他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两年不见的蔡京与各位大臣们一一寒暄问好,他虽然比之前更显老态,但依旧精神奕奕,容光焕发。

        王希孟有些失落,暗道:“蔡师,早已忘了我罢?”

        正想着这些,忽然心有所感,他连忙抬头看去,正好与远远望来的蔡京对了一眼,仿佛看到蔡京朝他微微点头。

        王希孟心中狂喜:“蔡师还记得我!”

        当晚回去之后,王希孟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几天之后,一位下人模样打扮的中年男子,来到文书库找到了王希孟,声称他是蔡相公府里的人,蔡相公想要几幅王希孟的画来欣赏欣赏。

        王希孟闻弦知意,立刻取出了几幅早已准备好的得意之作交给了对方。

        “也不知蔡相公,对我那几幅画究竟满不满意?”

        将画作通过下人交给蔡京之后,王希孟连日来忧心忡忡,颇有点茶不思饭不想的味道。

        又等了几日,王希孟见依然没有消息,索性不再去管,继续埋头钻研画技。

        又一个多月后,一日傍晚,他刚从文书库里出来,准备回家里去,从衙门外走来一人,正是之前曾见过的,蔡相公府里的中年男子。

        那人见了王希孟,连忙上前朝他一拱手,说道:“王公子,我家相公有请!”

        王希孟闻言,浑身一颤,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道:“不知相公找学生何事?”

        那人摇了摇头,笑道:“小人不知,王公子到了自然就知晓了。”

        说罢,他便转身朝前带路。

        王希孟紧紧跟上。

        一路上,他心绪起伏不定,也不知相公找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此刻,天色渐暗,城内的夜市逐渐热闹了起来,小摊小贩将各种热气腾腾的吃食摆在路边,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街道两旁的酒楼饭馆,也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