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大纨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章 拜我为师?(1/2)
        “小儿莫逞口舌之利!你方才自夸可为人师……”左边的那儒生却是忍不住了,但随即被张仑打断。

        “尔等自称名教子弟,岂不闻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张仑一句话,让那儒生的话直接被堵在了喉咙里。

        这个时候渐渐的开始有人围上来了,一个颇为俊俏的少年郎当街跟几个儒生争论。

        这自然是会引旁人的围观的。

        “我一行不止三人罢?却不可做你师?!你当自己才学高于夫子么?!”

        这三人顿时冷汗直冒,这句话可是太重了啊!天下儒生皆名教弟子,这帽子扣下来得要人命的。

        “口乎小儿,你不知项橐七岁未入学而教夫子,如今尊为圣公么?!我今十三如何教不得你们?!”

        一番话说的几人冷汗淋漓,他们是没想到这骑马的俊俏少年竟然也是满腹才学的。

        说话间,便把《论语·述而》和《战国策·秦策五》的典故给说了一番。

        这个时候,一众围观的儒生们不仅没帮忙还高声起哄闹了起来。

        文人自古总相轻,看到他们三人被一个黄口小儿戏耍他们自然乐于看戏。

        “若说才学自然不及夫子,但小儿自谕可为人师总需拿出些许才情吧?!”

        那三名儒生被问住呐呐无言之时,这客栈里再次走出来两人。

        相比起三名儒生,这两人却是一身豪遮。

        却见他们身着锦缎,头顶玉冠。昂而立,身后跟着小厮更有优伶静立身后。

        “唐解元、衡父兄……”在场儒生们,竟是不约而同的向那两人行礼。

        那左边一人见状赶紧做了一个深深的长揖回礼“诸兄抬爱了,衡父愧受……”

        而右边那位面胖有须者却是据傲的紧,只是轻笑拱手便算是给这些儒生回礼了。

        张仑见状,不由得笑了笑。

        他一看便知道来人是谁了,弘治年间进京赶考还能被叫“唐解元”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了。

        史说唐伯虎此时狂傲的紧,现在一看还真是这副德行。

        何良俊在自己的书里面说他们

        “至京,六如文誉籍甚,公卿造请者阗咽街巷。徐有戏子数人,随从六如日驰骋于都市中。”

        意思是,他俩在京师里大白天的带着戏子打马而行,经常出入公卿所住的街巷无比嚣张。

        张仑展颜一笑,却是让唐伯虎有些恍惚。这少年,却是真的俊俏的紧呢!

        但接下来张仑的话却让唐伯虎一下子觉着,这张脸的主人着实可恶。

        “可是被苏州提学斥了的唐伯虎?!”

        唐伯虎脸色黑,却不搭话。这事儿算是他的黑历史了。

        弘治十年他参加录科的时候,和好友张灵宿见天儿的在青楼里面浪,而且是大浪特浪。

        比洪湖水还要浪打浪,总而言之就是浪的飞起。

        当时的提学御史方志方信之因此对他很是厌恶,于是唐寅在录科的时候直接名落孙山。

        如果不是苏州知府曹凤爱、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人为他求情。

        老方也给了几分面子,让他“补遗”的话他连乡试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有个屁的解元名头啊!

        “小儿无状!既是想为人师,总得拿出些许本事来!否则某却要到顺天府去告你一状!”

        在老唐看来,这俊俏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真真就是个来找茬儿的。

        但他决计不会认为,自己刚才对着张仑说一句“小儿”有错。

        也不会觉得,张仑跟孙茂才那三人对阵他跑出来横架梁子有什么错。

        这就是读书人的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双标玩的不溜,你敢说自己是大明朝的读书人?!

        唐伯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