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色橄榄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chapter 11(1/3)
        作者有话要说

        班杰明的名字换成了本杰明。hr  size1

        chater  11

        九月,东国中南部,加罗城。

        清晨四点天就亮了,青灰色的雾霭透着丝淡粉色,薄薄一层笼罩着这个残败而死寂的城市。

        城中心一栋四层高的房子顶层,窗户紧闭,窗子上糊满报纸。室内光线昏暗,光秃秃的水泥墙面和地板,摆着一桌一椅一床。

        一个小电风扇在床头呼呼转动,忽然,电流滋地一声,扇叶没劲儿了,越转越慢,晃晃悠悠绕几圈,终于停止。

        又停电了。

        不过几分钟,床上的宋冉醒了过来,摸摸脖子,一层细汗。

        九月了,天气还是炎热。

        这些天,加罗城的气温始终在三十五度以上,体感温度超过四十。宋冉驻守一个月了,刚来那会儿天天近五十度才是要命。

        一个多月前,东国战事恶化,平民伤亡不计其数。各国的战地记者,慈善组织,志愿者,无国界医生,以及联合国维和部队都进驻到了这个国家。

        梁城卫视也派了记者过来。几个男同事去了前线,宋冉留在un维和部队的驻扎地加罗,负责对当地东国军民和维和部队的情况进行报道。

        她大部分时间在中国驻地内为本国军队做记录服务,偶尔跟着其他队伍出勤。今天刚好又有特殊行动,要跟一队外国兵去执行解救任务。

        她把闹钟定在四点半,现在还有一刻钟时间。宋冉开窗透透气,看见加罗城一片灰败。她倚着窗子吹了会儿晨风,好似听着这座城市喘息的声音。

        不一会儿,闹钟响了。她收拾好自己,出了门,在古旧的楼道里碰见了东国当地的记者萨辛。

        “早上好”他拿英语打招呼。

        “早上好”宋冉说,“停电了,你知道吗”

        “知道。以后停电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

        “这么看来,局面对政府军不利”

        萨辛耸耸肩,摊着手“你知道的,两面夹击。”半个月前,极端恐怖组织也参与进来了,给本就恶劣的东国局势添油加柴。

        “阿勒会失守吗”阿勒城是离加罗最近的一处三方交战重镇,也是几方势力死死抢占的枢纽。

        “只有主知道。”萨辛在胸前画了个祷告的符号,指了下天。

        萨辛年纪比表弟冉池还小,才二十岁。他是首都伽玛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战争爆发后揣着相机就上了前线,说是要把自己国家的真相记录下来。他又高又瘦,眼窝深,眉骨高,面庞有着当地人深邃的轮廓。但毕竟是学生,太嫩了,为了看着成熟些,他故意蓄起胡子。

        两人今天要跟着一支欧美维和小分队去100公里外的小镇解救平民。

        萨辛不太喜欢美国人,他想去最前线拍摄东国军队的作战画面。但他毕竟不是专业记者,没那个资格。

        而同路的美国兵也不太在意他俩,一路跟几个欧美战地记者聊得欢畅。

        宋冉同一队军人还有记者挤坐在军用卡车后头,她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眯眼看着车后头扬起的阵阵沙尘,有一阵没一阵地听着他们英语聊天。

        半路,一个叫本杰明的美国兵忽然问她“我好像见过你。”

        宋冉没有印象。

        “我们隔壁是中国兵驻地,你经常去。你是中国人”

        “是。”

        话音刚落,有个英国兵笑起来“你们的军人种菜种得怎么样了”

        四周顿起一片哄笑。

        萨辛尴尬地看着宋冉,不知该怎么解围。

        驻守加罗的维和人员来自十个国家,统一由联合指挥部调遣。指挥部里欧美军官居多。哪怕在战场上,也是有歧视的。他们认为亚洲人体弱且能力不足。作战的事儿通常都归欧美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