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春往事之梦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甘奉献推车卸煤 险遇难石坝决堤(1/3)
        (十四)

        甘奉献推车卸煤        险遇难石坝决堤

        九五年春节一过,焦化厂各车间领导大变动,储配站新来的主任军人出身,作风硬朗。头半年全厂进入攻坚阶段,但那是外聘各工程队的事儿,本厂工人仍以零活为主。厂区内该平的地方早已平整,储配站内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也早已收拾利索,本该轻闲的日子却被新主任打破。每天清扫站前水泥路,围墙外空地栽草种树,站内北面护坡除草……新主任变着法的找活干,就象对待新兵似的,磨练意志、锻炼体魄,预备着随时冲锋陷阵。

        凌峰过完生日不久,单位焦炉峻工,开始实施下一步的工作一一烘炉。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焦化厂开始大量进煤。正常流程下,满载煤炭的火车车皮被甩进焦化厂铁道线路,厂内自用火车头将车皮拖进厂内经轨道衡称重后,再拖进卸煤地点。卸煤处分地下、地面、空中三层,地下是受煤坑,内有皮带传送系统,可将煤运上地面的储煤仓或是露天储煤场。地面廊道配有卸煤机械,可将煤卸入受煤坑。空中则是筛焦楼,生产出的焦炭通过皮带传送按大小分进不同的焦仓,焦仓下面铁道与卸煤廊道两条铁道线路并行且相连着。

        完美的运送系统,因火车头和卸煤机两个环节的滞后,而显得不再完美。从单位开始进煤的第一天起,储配站工人就被编入了推车队伍。俗话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凌峰和工友们却在颠覆着这句话。车皮一进工厂铁道道口,五六十人便团团围住,前面粗绳固定众人拉,车厢两侧人员卯足劲地往前推,车后面几位壮汉奋力压着两根撬棍喊着号地撬动着车轮。只要车轮动了,就会省力不少,只需不松劲,车皮便会缓缓前行到达目的地。

        推火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其中的技巧也是渐渐摸索出来的,好在没过多久厂用火车头服役了。被替换下来的工人便又被编入了卸煤的队伍,一个车间负责一节车皮,干一天一宿,休一天一宿。说是二十四小时,也不是一刻不停地干,那要看车皮什么时候到,车皮没到就歇着。焦化厂筛焦楼外就是一个铁路小站,焦化厂进出货物得先停靠小站,然后统一调度发运,而站内火车头通常后半夜不往焦化厂甩车皮。

        焦化厂这种卸煤安排对人少的储配站不利,虽说不必像人多的车间每天都负责一节车皮,但人少就没有人可替换,几个劳动力始终得盯岗,而此时的储配站男劳力只剩八人。排行老二的智贤,五一过后不久,调去了牡丹江市白酒厂。敏锐在推车的工作中,只顾低头用劲,一脚踢在了铁道旁一根立起的钢轨上,脚趾骨裂回家休养。至于秀颖、瑞莹及站内几位大姐,只能做些送送水,帮着洗洗工作服之类的后勤工作。

        卸煤廊道前后共两条铁道线路,在廊道外连接形成回路,而每条铁道线路在卸煤廊道下有四个车位,换句话说最多可容八节车皮同时卸煤,但挨着筛焦楼的一条线路下方受煤坑内传送装置没到位,而只做运返空车皮所用。

        火车头投入使用后,运送车皮效率大大提高,推进四节车皮待卸煤人员将煤卸下后,不出五分钟又可到位四节车皮,如此往复直至一列车皮全部卸完。

        所谓受煤坑其实类似于地下的防空洞,有跟地面火道线同方向同位置的一段皮带,工作时将煤传送到与之垂直的另一条皮带上,再传送上地面。受煤坑的皮带上方是八个大的方形漏斗,漏斗口在铁道下方,铺着竖向钢板焊成的大型筛子网。

        车皮到位时,卸煤工人需一脚踏着与车厢底一平的铁栅栏,一脚踏上一米远车皮的凸出部位,然后下探身体用手打开货厢门板,然后就可以挥汗如雨了。

        凌峰与众兄弟分把车皮厢门,用铁锹快速地下推煤炭,不是为了夺第一,而是为了不落后。一节车皮卸完,歇不到十分钟再卸下一节,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