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独角兽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七章 气功热(1/3)
        李向东走后,李一凡又回到高考前紧张的苦逼生活,每天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

        在学校里上课做练习,下课聊天打屁,这个美男被表白了,那个美眉被牵手了,诸如此类,每天几乎都能听到陈刚的叹息声,感叹他怀才不遇,没有收到小情书。

        紧接着就是刘丽娟的挖苦声,说他是癞蛤蟆坐井盼天鹅掉进来,痴心妄想白日梦。时光就这么一天天匆匆过去,转眼又到了星期天。

        一大早李一凡就去公园,先走了两趟拳,李一凡练得拳叫苌家拳,苌家拳又称儒拳,它的每招拳法都有一个诗词注解,它的创始人苌乐臣被武林界尊为儒拳师。苌家拳讲究注重心意之念,行气中开筋催骨,柔姿连绵,姿势呼吸吐纳,运转丹田之气如乾坤变化,合天地之道,柔中藏刚,落点刚劲,蕴含暗劲发放,有开碑裂石之威力。

        这套拳李一凡是从陕西来支边的纺织厂老工人余师傅哪里学来的,本来李向东也一起学的,但是他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开始余师傅还敲打他,但是一敲打他,他就鬼哭狼嚎,然后就嬉皮笑脸,久而久之余师傅也就放弃了。就算这样,李向东也受益匪浅,这几年能在南城一片小有名气,也是靠着练拳打下的底子。

        反之,李一凡就不一样了,从小就喜欢武术,现在得遇名师,每天鸡鸣就开始练功,经年不断。深的余师傅喜爱,又观察了李一凡几年,看到小伙子谦虚低调,从不惹是生非,仗势欺人,有非常尊重师傅,三节两寿礼节不断,平时有空就陪师傅聊天,帮助师傅做家务。余师傅从心底喜欢,把压箱底的功夫都教给了李一凡。

        李一凡练完拳,从小树林里出来,沿着公园里的小湖漫步,走着走着就看见公园里早锻炼的人,很多举止很怪异,比如说左手凉亭里的几个人盘腿坐在地上,闭着眼,脑袋上都顶着一个锃明瓦亮的小铝锅。不知道他们在干啥。

        忙问了一下路过的行人,他们说这些人头上的锅就是传说中的信息锅,据说,该锅可以用来接受宇宙的大气场,达成天人感应。

        等李一凡走到小广场上,看到的场景就更不可思议了。只见有的人斜躺在台阶上歪着头,两只手举在半空一动不动;有的人半蹲在地上,臀部向后挺举,脑袋向前伸直,屈臂双手打剑指,整个人就像撅着屁股的鸵鸟;有的人伸腿坐在地上两手外张,仰天长啸;有的人趴在地上耳朵贴地,好像是倾听大地的呼啸。

        李一凡脑袋一阵阵的发懵,搞不清状况,幸亏现在在公园,阳光明媚,如果把这个场景放在室内,还以为是误入三医院了,三医院就是传说中的哪个医院,你懂的。李一凡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在练气功,现在全国正在掀起一场全民气功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掀起一场全民气功热,十年时间,气功从一种养生方法逐渐变为“特异功能”展示会,千万人为之疯狂。“气功大师”受到明星一样的礼遇和追捧。

        对于特异功能和气功大师的崇拜,在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形成了一种猛烈的气流,席卷各个地区、各色人等。短短几年,气功迷达到000余万人,气功报刊几十家,各种气功学术著作、气功医疗院、气功表演会,处处开花。甚至在官方和科学界,这一热潮都得到了重视和认同。

        例如,年成立的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由张将军任理事长,钱教授任名誉理事长,年成立的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由卫生部崔月犁部长任会长。北京一所著名大学两位研究者还做了气功影响分子结构的实验。

        在北京、广州、西安这样的大城市,气功迷们占据了公园等公共场地,一个“气功大师”光临,就像来了明星一样,有时候连当地的官员都会出席。像严某等“大师”作气功报告,每场都有上万人听。而且,听课必须提前报名,报名费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