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5章 长公主她文武双全(1/2)
        虽然他们都同意了,但薛老二看起来仍然并不是十分愿意,而是转头问向一直和姐妹们窝在一堆不吭声的薛琅静,似乎想听听她的意见,“小琅,你觉得怎么样,这关乎你的事,同不同意还得你自己说了算。”

        薛琅静只低着头,“我,我不知道,我吃不饱,很饿,也没力气干活,打不到多少猎物。”

        似乎是过去被饿的狠了,她并不是很在意他们谈论的事情,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吃饱而已,显然不是个能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

        意识到现在这个家只能靠这个孙女养的薛老太赶紧出言安抚,“能吃饱,能吃饱,将来这个家肯定是要让你当家的,饿了谁也不能饿了你,肯定能让你吃饱。”

        反正不管以后要不要孙子,至少当下,就他们这一家子老弱妇孺,怎么都得靠她养活才能度的过去,至于孙子,再慢慢想办法,先给她哄好了再说。

        怕她反对的沈氏也跟着安抚,“对,饿谁也不能饿你。”

        “可我吃的多。”

        “吃的再多也没事,我们多做点就是了。”

        “对,短不了你缺的。”

        婆媳两不断给她保证,总算让她消除了仍然害怕吃不饱的忧虑。

        等事情就这么定了,薛老大又有些犹豫,“据说这女子服用启灵药剂的成功率极低,咱家的银子本来就不多,这是不是太冒险了?反正目前小八的打猎能力也还成,除了买粮食的,咱把钱都买地,还能多买一亩,我再多出把力气下地种田,老二去镇上打工,这样是不是稳妥些。”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人显然也开始犹豫起来,他说的好像也对,这么低的成功率,要花五两银子,是不是太冒险了?

        见众人也犹豫,薛玉河便将自己曾听过的秘闻讲给他们听。

        原来其实成功率这个事,很大可能是假的,他之前在镇上的李家做工时,无意中听李家老爷和人谈起过。

        李家不是有人在武宗时期当过大官吗,据那位的意思,其实根本不存在成功率差异的说法,而是朝廷故意杜撰的。

        当初文宗子息单薄,膝下只有清太子一位皇子,正巧和太子一母同胞的长公主是个能力者,又启灵成功了,当时和番邦的战事又接连不断,文帝便让长公主从了军。

        没成想长公主竟然文治武功都不弱,可谓是文武双全,在打退番邦后,文帝便有意培养她,让她将来能辅佐有些孱弱的清太子。

        不料清太子命薄,竟意外薨了,唯一的皇子薨逝,文宗便打算让长公主继位,毕竟她还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优势,她的驸马是郑家的人。

        虽然郑家有那么个族规在,招赘出去的便不属于郑家人,但天家毕竟是天家,只要驸马原是郑家人,有这个关系在,他们便有由头让郑家为国出力。

        有了郑家的庞大财力为国库充血,再加上一位文治武功皆是不俗的帝王,文宗很有信心让楚国再创仁宗时期的辉煌。

        可惜哪怕自楚国开国以来女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但长期的男尊女卑思想哪是这么容易更改的,长公主女子这个身份注定会不容于注重礼教的世家大族以及朝廷群臣甚至是百姓的眼,再加之当时的梁王手中同样手握兵权,而当时还是梁王世子的楚武宗也是野心勃勃。

        一方得到朝野上下一致的认可,又手握兵权。

        而另一方,虽然有文宗的传位遗诏,但毕竟不是文宗从小就作为皇位继承人培养的,没有给她培养出足够的班底。

        两方一对比,那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获得胜利登基的楚武宗以假传遗诏企图谋夺皇位为由将长公主一家全部斩杀,并且以族人参与谋反为由让郑家付出了巨额的财产,虽然没有彻底打垮郑家,但也让他们元气大伤,几十年都没有恢复到郑氏商行的巅峰时期。

        若不是朝臣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