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道3000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07、物是人非(1/3)
        姜洋就想着随便转转,保不齐就碰到时曾相识的某栋建筑了。

        可转了一两个小时,别说完整的建筑,连一堵似曾相识的墙都没找到。

        000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些星星,月亮也还是那颗月亮。

        50年过去了,城市却不再是那个城市了。

        过去的年代里,这种剧变也偶有发生。

        比如两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城中你方唱罢我登场。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持戟升明堂。

        洛阳城每十年就被摧毁一次。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浮屠塔断了一层又一层。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可那是战乱,那是中原陆沉。

        眼下是太平盛世,吃饱穿暖至少已经有四十年了。

        姜洋转来转去,不由自主就来到江北大学旧址了。

        一抬头还真发现一个熟悉的建筑!

        这是一个湖边纳凉的亭榭。

        当初,还是在姜洋力主下修建的。

        如今,湖已经没了,校区也消失了,周边全是居民区。

        这个小亭子就成了居民区的公共设施了。

        此时天气尚凉,几个老人聚在小亭子里下象棋、打扑克。

        姜洋凑过去东看看、西摸摸,老人们纷纷抬头诧异地看他,就像看一个变态。

        姜洋根本对他们视若无睹。

        妈蛋,你们当年说不定还没出生呢。

        江北大学解放前就有了,规模比眼下的小学大不了多少。

        解放后在原有基础上扩建。

        五十年代中期再次投入使用。

        这个亭子就是那时修的,到现在也六七十岁了。

        眼下看起来没什么大的缺损,只是重新刷过一遍油漆。

        在众目睽睽之下,姜洋神经兮兮地转了转、摸了摸,这才转身离开了。

        往资料室的方向走去。

        姜洋依然清晰地记得从这个亭子走到资料室的角度和距离。

        走了一会儿果然看到资料室改建的书店了。

        飞檐和门柱都没变,只是重修了门洞和院墙。

        跟原来的风格还算搭得上。

        门柱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个牌匾江北大学旧址。

        牌匾下的墙壁上镌刻着金字,描述江北大学的建校经过,以及历年大事记。

        还在醒目位置介绍了大学的几名创始人。

        看着第三个名字姜洋忍不住热泪盈眶了。

        范伯仁,1895——1969……

        实际上,在此前的五百年里姜洋就是个中年人了。

        20年代初在美国读书时,同学们就叫他小老头儿。

        因为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一点。

        他只能想方设法扮嫩。

        可解放后,姜洋又反过来了,他得想方设法扮老。

        留着长长的胡子,带着大框儿眼镜。

        平时走路办事也尽量像老人一样慢吞吞的。

        为了保守秘密,姜洋欺骗了多少人,辜负了多少人啊。

        姜洋感觉最近这一两百年里真是太难了。

        想躲到深山老林里都不太容易。

        入世就更难了。

        “咦,你怎么在这里?”

        姜洋正感叹着,冷不丁身后有人喊。

        姜洋回头一看,不由得惊喜不已“是你?”

        “怎么了?哼!你一定知道我住这附近。”

        面前正是那个跟他一起摇脖子的女孩儿。

        漂亮女孩儿哪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