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5章,长孙(1/4)
        21世纪,虽然绝大多数人,已经能够用上暖气或空调,但在一些偏远的村庄,依旧不乏靠煤炉生火取暖做饭的。

        在无数种取火材料中,蜂窝煤绝对是最物美价廉的一种。

        许泽轩穿越前,生活在孤儿院的那段时间,取暖用的就是烽火煤。

        蜂窝煤的耐烧力很强,燃烧通透,不留黑块,换煤球时,只需用新煤球往下一压,灰烬就可以落入灰膛,只要关好炉门,炉灰也不会乱飞,又方便又卫生。

        再加上其便于存放与取用,节省成本,确实是冬季生火做饭,以及取暖的不二选择。

        为了让以工代赈的项目,能够尽快展开,为了让灾民们早一天吃上饱饭,许泽轩顾不得休息,回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找来铁匠和泥瓦匠,着手制作蜂窝煤,打造炉子。

        长安城不缺煤,蜂窝煤的做法,也十分简单,只要把煤和黄土以8比2的比例,用水和在一起,然后放在模具里压制即可。

        至于打造炉子,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

        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蜂窝煤和配套的炉子,便被成功制作了出来。

        “福伯,让人把炉子点上,关好门窗,然后再抓些老鼠、兔子放在屋里。”

        虽然对自己制作的东西很有信心,不过该做的实验,还是要做的。

        小温血动物如老鼠和鸟类对一氧化碳较为敏感,因为被许泽轩选做了实验的对象。

        交待完了后续事宜,他终于放松了下来,简单的洗漱了一番,便躺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一夜好梦,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许泽轩便从床上爬了起来。

        身体是自己的,再忙也不能耽误了锻炼。

        除了早起锻炼,查看实验结果外,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那就是打开煤的销量。

        前文说过,眼下是农历四月份,长安城的天气,已经渐渐转暖,百姓对柴火、对煤的需求量,比起冬天已经大大不如。

        若是百姓们了解到了蜂窝煤的优点,想要把蜂窝煤卖出去,自然不难。

        可新产品上市,通常都需要时间宣传,需要口碑发酵,天长日久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开采煤矿,从长远来说,绝对是赚的,但在短时间里,想要扭亏为盈,迅速把投入收回来,并将收入转化为灾民的口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鉴于此,许泽轩决定为其重新打开一条销路。

        煤在后世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生活用煤之外,还可以用来发电,用于加工建材,以及冶金。

        大唐没有电,至于建材用煤最多的水泥,目前还没有面世,许泽轩只能把主意打到冶金上去。

        冶金,顾名思义,是冶炼金属的意思,炼铁也被包含在内。

        唐朝时期,炼铁的燃料,主要以木炭为主。

        如果改成煤炭,不仅能够提高燃烧的温度,还能大大提高炼铁的效率。

        当然伴随着效率的提高,也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武器质量的下降。

        差不多从宋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将煤作为燃料来炼铁。

        然而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硫是由生铁及燃料带入钢中的杂质。

        在固态下,硫在铁中的溶解度极小,而是以fes(硫化亚铁)的形态存在于钢中。

        由于fes的塑性差,使含硫较多的钢脆性较大,容易引起钢在热加工时开裂。

        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宋朝以后,我国兵器的质量就开始下降,很多有名的将领,都开始喜欢质量上乘的倭刀。

        读过历史的都知道,倭国很多技术,都是从中国学的。

        国人经过上千年不断总结出冶炼兵器的技术,真的那么容易被超越吗?

        当然没那么容易,事实上宋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