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5章,作画(1/2)
        秋风萧瑟百花亡,草木摇落露为霜,古代文人似乎都认为秋天是萧瑟悲凉的。

        许泽轩行走于长安城内,就看到不少身穿儒衫的士子,眼见万物凋零,面露悲戚之色,嘴里不时吟诵着悲凉的古诗词。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表示很难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这是自然规律。

        到了秋天,暑气散去,天气变的凉爽。

        士子们可以趁着这样的好天气外出郊游,农民们可以收获农作物。

        一年的辛苦劳作有了成果,难道不应该高兴吗?

        莫非他们也知道今年会有大规模的霜降不成?

        搞不懂这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许泽轩掸了掸身上的落叶,紧了紧身后的画板,继续朝慈恩寺走去。

        农历八月初七,临近中秋,残留于天地间的暑气慢慢散去。

        天气渐渐变的凉爽,个别身体比较弱的人,甚至已经感觉到了冷。

        考虑到气温还会持续下降,若是真到了提前霜降的那一天,众人的注意力就会被那场天灾吸引,很少有人还会对自己画的画感兴趣,许泽轩只练了几日,就匆匆出了门。

        慈恩寺内香客云集,依旧如往日一般热闹。

        许泽轩带着个画板,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因为早先打过招呼的缘故,在通报了姓名后,门口的小沙弥并没有拦他。

        在寺内兜兜转转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找到了一处人流量一般,却又不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地方看上去不错!”满意的点了点头,许泽轩放下背上的画板,支起架子,准备好工具,开始作画。

        虽然已经有年没碰画笔,不过连续几天的苦练,多少让他找回了些感觉,再加上环境、心境等因素的影响,今日他画起来简直有如神助。

        不仅对整体的布局,人和物的外形比例把握的十分精准,就连明暗色调,都勾勒的相当到位。

        当然,画画的过程虽然很顺利,但素描终究不是传统国画。

        传统国画,用毛笔蘸着水、墨、彩作画,因为无法涂改,只能一气呵成,所以用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而素描用的是炭笔,修改起来比较容易。

        加之绘画步骤,就是要先确立构图、形体结构,然后再逐步深入塑造,所以用的时间相对要久一些。

        除非绘画对象单一、内容极其简单,否则就算速度再快,要完成一幅画作,也得一个小时往上。

        “唰~唰~唰~”许泽轩运笔如飞,偶尔才会用手边的蒸馍(馒头)擦拭一下,抹去画的不恰当的部分。

        约莫过了一刻钟,他终于打好了底稿。

        “画作的第一步,算是顺利完成了!”

        许泽轩甩了甩手,放下手中的炭笔,取过身边的水壶,灌了一口。

        正当他准备继续作画之时,眼睛的余光,突然瞟到自己的斜后方多了两人。

        这两人其中一个顶着个大光头,身上披着一件土黄|色的僧衣,正是那日招待自己的小沙弥——悟净。

        另一个身材挺拔,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年纪虽然大了些,但从其眉宇间,依稀能推测出他年轻时丰神俊朗的样子。

        “气质很好的老帅哥,还能让虚云和尚最得意的弟子作陪,身份定然不简单。”

        许泽轩选择在慈恩寺作画,目的就是为了打出名气。

        现在有送上门的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装作不经意的回头看了一眼,当发现有熟人出现在自己身后时,他佯装吃惊道“悟净小师傅,你什么时候来的?”

        “小僧奉师父之命,送萧施主一程。路过此地,只是适逢其会。”悟净微微一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