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9章,老和尚(1/2)
        许泽轩的拒绝,让玄奘露出了些许惊讶之色,不过这种惊讶,只持续了一瞬间。

        说到底,两人今天才认识,交情不深。

        许泽轩怎么选择那是他的事,玄奘没理由去干涉,也没必要花费更多的口舌,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如何解决问题上。

        许泽轩给出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和历史如出一辙。

        既然朝廷不支持西行,那为什么不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天竺呢?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天竺?”玄奘闻言,神色猛的一滞。

        他不是笨蛋,这样的方法,不是想不出来,只是下意识的不愿意往那方面去想。

        理论上,依靠自己的力量,玄奘也有希望到达天竺,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可就太大了。

        古代可不像现代,带点钱,带个身份证就可以全国各地乱跑。

        那时候,每一座城池城市门口,都会有士兵把守,除非拥有官身,并随身携带能够证明身份的物件,否则你想要进城,就必须出示相关证明。

        玄奘如果拿不到朝廷的批文,拿不出过所,别说去天竺,每次从一座城池到另一座城池,都是一道坎,一个难关。

        看着陷入沉思中的玄奘,许泽轩默默地退出了禅房。

        从长安到天竺,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途。

        不同于西游记,玄奘的身边,不会出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但他所要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却远不止九九八十一个。

        漫长的路程、茫茫未知的旅途,再加上古代那令人发指的交通,以及并不良好的治安。

        这么多的困难,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如果没有巨大的魄力和勇气,很难去面对这一切。

        正是因为这样,许泽轩才会暂时离开禅房,给玄奘更多的思考时间。

        当然,从本心上来讲,许泽轩是不支持玄奘去天竺的。

        在他看来,宗教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若是物质条件足够丰富,吃喝不愁,追求一下没什么问题。

        但现在是在初唐,过半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带佛经回来又有什么用?

        管饱吗?能当饭吃吗?对百姓的生活有改善吗?

        可惜,人各有志,就算他不出主意,玄奘早晚也会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历史上的贞观元年八月,长安城周围因为霜降成灾,庄稼欠收,为了缓解饥荒的压力,朝廷被迫下令,让长安附近的老百姓自由奔走,到庄稼收成好的地区就食。

        玄奘从这个命令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抓住了机会,在没有得到朝廷批准的情况下,混在灾民的队伍中,离开了长安城,就此开始他的漫漫取经路。

        不说,玄奘迟早也会想到。

        说了,不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能捞个顺水人情。

        究竟如何取舍,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

        ……

        轻手轻脚的从禅房里退了出来,许泽轩正准备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等玄奘做出决定,再跟对方敲定打广告的具体时间和细节。

        只不过还没等他走出院子,迎面就碰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有别于身穿土黄|色僧衣的小沙弥,这老和尚身披一件大红色的袈裟,一看就属于寺院住持一类。

        老和尚见到许泽轩出来,念了句阿弥陀佛,算是打过了招呼,便问道“玄奘师弟他……怎么样了,小施主果真解决了师弟的难题?”

        许泽轩听这老和尚自称是玄奘的师兄,也不隐瞒,直截了当道“解决说不上,只是给大师出了个馊主意。如今玄奘大师正在思考,是否采纳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