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天之真我独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九章 红尘(1/3)
        未央大帝数百年闭关,期间发生的大小事,说来极其冗长,不知过了多久,众仙方才奏罢,退回本位。

        皓黄仙君和南极仙翁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望向元谟天尊,就差你这外战归来之臣了,军国大事不可不奏。

        仿佛心有灵犀,灵虚殿上,众多仙人亦朝他望去。

        作为九大金仙之一,元谟天尊所立的云驾很是接近大帝的御座,他甚至能够清晰感受到大帝的呼吸。

        那呼吸平稳绵长,很多时候根本淡若云烟,无从察觉。

        未央大帝的心绪似乎不坏,然而这亦不能使他稍稍放松,事实上,自打进了灵虚殿,他就有些惴惴不安。

        昨日吞服了许多仙丹玉液,也没能压制住胸腹间时隐时现的撕裂感,然而这点伤痛他浑不在意,心底绕不开的纠结在于,那明显是乘天意而来的少年被他打杀了,一切关于“化仙池”重现的谜团就此无解。

        大帝将怎样回应他的勇武横蛮,击杀“妖人”的壮举呢?

        他硬挺心肠,出班行礼,以简略的语言将边疆军政要务叙述了一遍。事实上,这些详情他早已经写成条陈,待朝会后呈报内阁以及主掌军务的枢密院便是,此刻的朝会奏报,更像是完成一种仪式,尊行某种礼制罢了。

        少年的事情一字不提,他希望含混过去,然而大帝听完他的述职,既未有抚慰之语,也没有叫他退下,大金仙层级的灵觉告诉他,这事绕不过去。

        嘿嘿!他心中暗道到底不过是一个没品没根之人,还能把本尊如何?且随它去!他把心一横,将昨日和神秘少年战斗的情形,寥寥数语,极其精简,讲了一遍,即便昨日不在场的仙人,也知道大天尊和来历不明的少年妖人打了一架,打得那人形神俱灭。

        其实,群仙包括元谟天尊均是心知肚明,如此大的动静,大帝既然出关,必然已经知晓。且,通天城等三千仙城,昨日也逢到魔人袭扰,好不容易集合数位大金仙之力,才将其降伏。这件大事,似乎并不比少年陨落分量轻,然而朝会至此,无有一仙提及此事,就连私下也绝口不提,仿佛生怕触动了某种禁忌。

        而且看大帝的态度,似乎可以把三千护城的战斗视为不曾发生,却不会将神秘少年之事放过,否则,为免元谟难堪,大可以在他述职完毕后好言勉慰,或者退朝后单独召见大天尊便是,而不是晾在一旁,分明表示,还有要事须讲清为好。

        众仙推测即此,忽觉心头敞亮,原来此事在大帝心中分量极重,一向戍守仙疆的元谟恐怕已经触怒了龙鳞。

        某些巨大通天的殿柱上,偶有真龙、瑞凤缓缓走动,殿中熏香燎燎,除此之外,灵虚殿内清寂无比。

        想象中的龙颜震怒并没有发生,而是春风雨露般的亲切询问,这询问却是针对众仙家的,    “听说那少年现身之后,化仙池也重现仙界,迎真殿更是一举接引了数千仙童,了却仙界重生之忧,众仙卿,这事怎么看?”

        元谟天尊面露凄惶之色,一闪而过,几乎微不可察。

        灵虚殿上,似有默契,各大金仙、上品高真都在琢磨大帝的意思,并不急于表态。

        忽然,青城真君出班,“臣知道仙界流传一句话“雷霆雨露,均乃天恩”,又听闻觉界有句话叫做“逢魔遇仙,皆为度化”。”

        “臣以为,这两句是说万事万物皆有因原,推而广之,那天劫便是雷霆魔难,若少年不来,化仙池便不得出世。这是一个前提,若不承认这一点,此事便无从谈起了!”

        这意思明明白白,少年非但不是妖魔之人,反是于天庭有功之人。

        然而,既然不是妖魔之辈,怎么反被打杀了?言外之意,昭然若揭啊。

        众仙心道好个耿直的真君,平日里老好人似的,看不出来,原来竟是敢言之辈。

        青城真君自知所言意味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