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焊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 现实与梦想的距离(1/2)
        要说焊接,怎么也绕不开熔池。

        所谓熔池,就是在七八千度的电弧之下,由融化的铁水形成的小池子。

        这个小池子就是一个微型的炼钢炉,里面发生着复杂的物化反应。

        反应过程如果进入了空气,这个熔池就会产生气孔、氧化等一系列焊接缺陷,造成焊接后的焊缝不牢固,甚至直接断裂。

        所以为了隔离空气,每种焊接方式都有相应的隔离空气的方法。比如应用最为广泛的手工电弧焊,使用焊条燃烧时产生的焊烟和焊渣来隔离空气。

        焊条作为隔离空气的材料,同时也是填充焊道的材料,融化后同时产生填充焊道的铁水和隔离空气的焊渣。理想状态下,融化的铁水在下面,焊渣在上面,层次分明。

        如果分不清熔池的状态,铁水和焊渣混淆在一起,填充焊缝的,可能根本就不是铁水,而是焊渣,这样的焊接,用力一掰,就分开了,还没有胶水粘的牢固。

        或者情况好一点的话,敲掉焊渣之后,焊缝呈现出的状态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业内称这种焊接作品为“鸡屎焊”,称这种焊接方法为“瞎焊”。

        所以

        分辨熔池的状态,是所有焊工初期都难以逾越而又不得不逾越的一座大山,这座大山的两面,一面是徒弟,一面是师傅。

        而控制熔池的状态,那就是焊工眼里的喜马拉雅山了。

        ……

        王小炎吃过午饭,就在网上查到了以上的资料,心里多了些许的底气。

        他明白高伟是实心实意地教自己,但也明白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人。

        他不怪他。

        他喊了躺在床上休息的小李和他一起去练手,但小李说太累了,需要休息,他就只好跟高伟打了一声招呼,一个人提前进了工地。

        他通过面罩的滤光镜片,仔细的观察着起弧后电弧是如何的运作,他按资料上写的,观察到一个不规则的略显长方形的熔池,里面有发亮的铁水,和像油花一样漂浮着并且有些发暗的焊渣。

        他又发现焊条向后倾斜,电弧就会把焊渣吹到铁水的上面,然后熔池的前方再次引弧,就会行成一个新的熔池,如果一个熔池压一个熔池的往前焊接,就会形成一条牢固的焊缝。

        接着他甚至自己领域到了焊条要跟熔池保持固定的距离,才不会断弧,而要不断弧,就要频率稳定的把焊条送进熔池,这样断弧焊就变成了连弧焊。

        连弧焊是每一个初级电焊工追求的高级技能。

        可是王小炎发现自己一开始根本没法稳定地向熔池送进焊条,不是高就是低,不是焊条粘就是电弧断。

        但他并不气垒,练着练着,就体会到了送进的规律,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随着焊条的不停燃烧,熔池的不断的扩大,从长方形变成椭圆形,然后又变成正圆形,紧接着噗噗两声,钢板穿了个洞。

        铁水没了依托,随即落了一地,溅得四处开花,王小炎大叫一声,疼的满地乱跳,原来飞溅的铁水落得他袖子里,脖子里是,就连崭新的工装,也被烧了几个破洞。

        这时他才体会到吴启汉说的光有信念是不够的,光不怕吃苦也是不行的,首先你还得不怕疼,铁水崩到你身上,你连眼都不能眨一下。

        所以他一咬牙。

        硬生生把炙热的铁渣暖凉了。

        ……

        “我x,这是你焊的吗?”高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王小炎的身后,看着钢板上的焊缝,发出惊叹的一声大叫。

        “可以啊!连弧虽然烧的不成样子,但点焊都能成型了,天才,果然是天才!”高伟吧嗒着嘴,装腔作势地说,“假以时日,必定超越老夫啊!”

        焊接这玩意,做不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