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修的诸天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七章 僧尼下山(1/4)
        如今正值春夏之交,三天两头的便是雷雨阵阵,好不烦人。

        自从回到了恒山之后,仪琳的生活便有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没有了江湖的喧嚣,没有了刀剑的拼杀,没有了浓浓的血腥。

        青灯古佛,诵经祈祷,每日在抽出一些时间来练习剑法,这就是仪琳平静生活的全部。

        宁静而美好,也许正是这种生活,才是她心中所向往的吧!

        对比江湖之中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这个十六七岁的小尼姑,却更加的喜欢这种平静而祥和的日子。

        只是,每次练剑之余,心中纵使会浮现一个青衣持剑,潇洒不羁的身影。

        恒山的月亮很圆,相比于远在湖南境内的衡山,更加的让仪琳喜欢。

        不知不觉间,就连仪琳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光之中,她脸上的笑容比起以前,要多出了许多,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笑得是那么灿烂,那么温柔。

        好似盛开的雪莲,不染尘埃。

        诵读佛经的时候,她在笑,看着天边的飞鸟掠过头顶,她在笑,看着清风拂过山岗,草木为之起舞,她还在笑。

        恒山上的众人,仪琳的师傅师伯们,师姐师妹们,都十分清晰的察觉到了这个小姑娘的变化。

        于此同时,仪琳的武功也在飞速的进步着,尤其是内功方面,更是如同坐火箭一般,一日一个境界。

        而且仪琳好像开了窍一样,恒山诸多剑法绝学,均是一学就会,一练就精,不过一月光景,便将自己定逸的老底,兜了个干干净净。

        又过一月功夫,便是连定逸也不是仪琳的对手。

        如此巨大的变化,作为掌门的定闲看在眼中,便发了话,恒山派所有的剑法武功,都任由仪琳自己去学,自己去悟,旁人不得多加干涉。

        练剑,修佛,诵经,祈祷。

        不再是仪琳的全部,她开始下山,开始化缘,开始感悟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在同门的眼中,仪琳似乎还是以前的那个仪琳,但是转头在仔细一看,却又发现她的身上好像多出了一股不一样的气息。

        不再是一味的坐在大殿之中,佛像之前,枯枯诵经。

        仪琳眼中的世界,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

        开始体会风儿的吟唱,开始感受鸟儿的欢悦,开始观察树木花草的轮回。

        这个世界,好像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然而,仪琳的内心,却依旧是如水一般平静,没有半点的波澜。

        仪琳手中的长剑,也越发的让人看不懂了。

        是的,即使是武功高深如同三定,佛学深厚如同三定,也有些不能理解仪琳的剑法了。

        似乎在那优雅的长剑之中,蕴含着一股淡淡的生机,一股悲天怜人的胸怀,一股恢弘莫大的气势。

        似乎是有些熟悉,但又是那么的陌生。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几个月的光阴悄悄逝去,但是,似乎是由于仪琳的原因,恒山之上竟也生出了一些变化。

        诸多二代弟子们,不论是出家的还是俗家的,武功修炼的更勤了,诵经念佛之际也更为的专注。

        整个恒山派一副欣欣向荣的兴盛景象。

        这一日,恒山大殿之中,檀香浓郁,三定端坐于佛像之前,蒲团之上,手中均是捏着一串念珠。

        只是,唯一有些不和谐的地方,就是殿中忽然多出了一个大光头,光滑的脑门之上还顶着六个戒疤,偌大的光头之下,竟是一个壮硕的大和尚。

        虽说天下佛门是一家,但是这么一个雄壮魁梧的大和尚,出现在这么一间满是尼姑的大殿之中,倒真是有些扎眼。

        正在诵经的二代弟子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课业,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和尚,低声的议论着。

        只见大和尚将手中沉重的水磨禅杖往地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