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小郎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五八章 风声 (三)(1/2)
        对于城中的流言蜚语,赵匡胤这个主角并不知道,又或是有人不想叫他知道。忙了一天公务的赵匡胤,收到娇妻派人送来的酒菜无比欢喜,叫上赵匡义、赵普和张琼小酌几杯,就在衙门里面睡下了。

        赵匡义、赵普和张琼,离开了赵匡胤的卧室并没有各自回房,而是去了赵普的卧房。刚刚点燃油灯关上房门,赵普开门见山的问道:“现在外面是个什么情形?”

        赵匡义道:“此刻已经满城皆知了,赵先生咱们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

        “想要成大事,哪有不冒险的道理,谶言一旦流出,太尉必定人心所向,只差有人登高一呼,太尉便能黄袍加身!”

        谶言的种类很多,可是最为后人熟知的还是那些王朝兴衰帝位更迭的。攫欝攫欝

        比如“亡秦者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桃李子得天下”,“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类的。

        谶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进行舆论造势,虽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是也有提前暴露的风险。尤其是在五代这个朝代更迭频繁的乱世,皇帝与权臣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一有风吹草动可能就是鱼死网破的下场。

        赵匡胤此事所面临的风险,可比走上篡位之路的先辈要大的多,一着不慎便会如郭威那般全家死光,甚至连自己的命也丢了。

        外面突然想起一阵脚步声,张琼忙紧张的抽出腰间的横刀喝问道:“外面是谁!鬼鬼祟祟!”

        赵匡义摁住他的手道:“你怎么比我还紧张,这么重的脚步声哪里是鬼鬼祟祟,听起来是我的长随!”

        他随手打开门果然见石三站在门外,举着手正要敲门,问道:“今天买到消息了?”

        石三点点头道:“买到了!”他说着从嘴里吐出一个湿漉漉的蜡丸来交到赵匡义的手上。

        赵匡义两指捏着那个蜡丸道:“你且去休息吧,有事我会再叫你!”

        见石三走了,赵匡义重新拴上房门到了油灯前面,帕子擦掉蜡丸上的口水,而后搓开蜡皮取出一个纸条来,将纸条上面的字打开一看,他不禁微微色变,扭头对赵普道:“先生,三位相公和韩通在入夜时分进宫了,八成是……”

        赵普却笑道:“八成是太后和皇帝已经知道了,呵呵……”

        赵匡义急道:“大难临头,先生如何还笑的出来!”

        赵普回道:“皇帝在开封一定有眼线,满城皆知的事情,宫里却不知道那才是怪了。”

        赵匡义毕竟年轻沉不住气,立刻变得焦虑不安,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跳脚,“这可如何是好啊!”

        “廷宜急什么,临大事最忌慌乱!”

        “叫我如何不慌,太后、皇帝、三位相公、韩通,但凡有一个沉不住气,不等出城兄长我赵家就要大祸临头。”

        “廷宜放心,太后不过是个女子,那三位相公全都不是果决之人。韩通倒是个麻烦,可是那三位相公不点头,他也绝不敢擅自动手!”

        赵匡义咬牙道:“一旦他们合计好了,怕是等不到明天,你我都得死!”

        赵普却坚定的摇头道:“绝对不会的,顾全大局的人可要比使坏的人难多了,后天太尉一定会准时领军出征!”

        赵普一语言中要害,不敢对赵匡胤轻易下手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究底就是为了顾全大局一心求稳,让这个刚刚立国不久的王朝可以持续下去。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心理的考验和一次艰难的决断。&21434&21437&32&20113&36713&38401&32&121&117&110&120&117&97&110&103&101&46&111&114&103&32&21434&21437

        赵匡以叹口气道:“苍天保佑,但愿一切如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