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想去盗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章 房契的作用(1/2)
        “下墓的目的?”

        老李头沉默了,齐家是祖传的淘沙人,下墓就是为了生计,成为信件人完全是无意的。

        更何况,他姓的是李,不是齐。

        他能知道这些,还是因为他家和齐家主脉走的比较近。至于信件人下墓的目的,那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以前老听你爷爷唠叨一个词,叫‘他们’。”

        “他们?”齐非轻轻的用笔将这两个字记录了下来。

        爷爷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个词,老李头也不是那种喜欢嚼舌根的人。

        齐非将疑惑留在了心底,便开始和老李头唠了几句家常。

        旁敲侧击的没找到对方什么大漏洞,这才挂了电话。

        虽然老李头的嫌疑没有彻底排除,但齐非还是选择相信对方。

        最重要的是,齐非对这邮件任务总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不在是先前的一无所知。

        “掘墓十族,生死道家?”

        齐非将这两个词写在了“他们”的旁边,而后将目光投在了“生死道家”这四个字上。

        随即,齐非轻轻一笑。

        齐家的别号是“镇天”,道家的别号是“生死”,光听名号的确是很吓人,可实际情况,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况且古人就喜欢夸张生事,村里敢杀一只鸡的人,对外就敢自称“血手人屠”。

        这生死道家有什么样的本事,他还不清楚。但自家的本事,齐非多少有个了解。

        “道三爷!”

        齐非念叨了一声,便拿出了那西郊义庄的房契。“接下来就靠你了。”

        房契这东西看似没用,实则是看在谁手上。

        对政府和自己来说,这就是张废纸,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玩意就值老钱了。

        在和老李叔通完电话后,齐非就知道这玩意该咋用了。

        东平是个小县城,没有人家京都的琉璃厂和潘家园那么有名的古董交易市场。

        但东平却有一个古董楼。

        说是楼,其实也就是个三层高的土窑子。

        身为淘沙人的后代,齐非自小就长了一双慧眼。

        鉴宝那是一绝。

        毕业后的齐非也曾想过做这方面的生意。

        可惜那楼里没几个真货,渐渐的齐非也就断了这方面的念想。

        齐非打了个车,来到了古董楼。

        古董交易和其他的行市不一样,不存在什么吆喝,所以整栋楼显得死气沉沉。

        卖家在地上放一块布,把要卖的明器放在布上。

        如果着急卖,会在明器的前面放一个碗,寓意是“童叟无欺一口价”。

        买主会在碗里房一个纸条,纸条里写一个价格。

        如果买家同意这个价,就将碗扣过来。如果不同意,也不能把价格说出来。

        齐非拿出了一块布,将房契放下了布上,拿出的却是一节竹子。

        这放竹子与放碗的寓意不同。竹子是有“节节攀升”的含义,所以接受抬价,也接受议价。

        整个古董楼里,放竹子的要比放碗的多。但放碗的前面,却比放竹子的人多。

        齐非刚放下房契,就有人走了过来,但却少有出价的。

        对房契这玩意,大多数人都是只看个热闹。

        一来这玩意不属于文物,二来明清时期的房契本就不值钱。

        当然了,齐非也没打算靠这个房契把修葺义庄的钱给赚回来,他要做的就是钓鱼。

        “小伙子,你这房契的面皮不错,出个价吧!”

        齐非放下手机抬起了头,这是近两个小时一来第一个对他房契感兴趣的人。

        估计也是唯一一个感兴趣的人。

        “10万!”

        “噗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