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雄起中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1204年(1/2)
        不得不说,风寒的体验还真是难受。

        尤其是在这没有抗生素,医疗手段又极其简陋的大辽。得了场风寒,简直要人命似的。一连几天,都持续低烧。整个人,也是晕乎乎的。甚至有时候,李承绩都出现了幻觉。

        这使得他,越发想念现代的好处来。

        毕竟在二十一世纪,风寒就是场普通感冒。随便去药店买点感冒药,应付应付就过去了。

        哪像现在,天天银针扎着,苦药喝着,却见效极慢。

        等到好不容易烧退了,脑袋清醒了。喉咙却又痒痒的,咳嗽不止。连睡个觉,都能被一口痰憋醒。这样的经历,让他再也不敢染上风寒。

        这样熬了差不多十来天,咳嗽总算止住了。再按照医官的吩咐,好好静养。虽然还有些头晕,但是没那么容易犯困了。

        感觉到精神头不错,李承绩就用意念,和精灵小紫聊了起来。这是他给精灵起的名字,刚好和一头紫发的精灵很配。

        至于聊的话题,就比较宽泛。什么人类进化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来科技、二十世纪的社会问题,都有过简短交流。使得他的眼界,开拓了不少。

        但聊得最多的,还是大辽。

        知道大辽天禧二十七年,乃是公元1204年。同时期的南宋,正是嘉泰四年。此时在位的,是智商低下的宋宁宗。而蒙古草原上,铁木真已经崛起。正准备进攻曾经臣服大辽,又归顺金朝的乃蛮部。

        想到自己一下子回到十三世纪,李承绩不免有些感触。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再多感触,都已无用。就收起心思,继续了解着大辽的相关信息。

        发现巴拉沙衮城,原是后世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在唐朝贞观年间,被称为碎叶城。

        著名诗人李白,就是在这里出生,并生活了六年。

        为与崛起东北的大辽区别开来,史学家们,将德宗耶律大石建立的大辽,称为‘西辽’。

        无论是疆域还是国力,西辽都远远不能和前辽相比。整个直辖地,也只有北到伊犁河,南至锡尔河上游。西到塔剌思(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至巴尔思罕(伊塞克湖东南岸)的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

        其它地方,都由附属国和附属部落控制。西辽只有名义上的宗主权,而无实际的管辖权。这就和唐朝的羁縻制度类似,只空有一个名头!

        像他爹的食邑河中府,就是西喀剌汗国控制的城市。所以真正得到的食邑,也就一个子儿都没有。

        这让他,多多少少,都有些失望。

        毕竟他还以为,这大辽是个多么疆域辽阔的大帝国。自己老爹的河中郡王之名,又有多么高的含金量。

        但现在看来,事实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但这还不算什么!

        接下来的信息,让他近乎绝望。

        因为西辽的国运,竟然只有短暂的八十八年。从1124年算起,到1218年就结束了。整个疆域,也都被并入大蒙古国的领土。连同那些附属国,也都没幸免。

        并且以契丹人的血统而论,早在1211年,就算亡国。因为当时的国祚,已被北方部落乃蛮人窃取。

        这么算来,距离亡国,只有七个年头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承绩是吓到了。

        毕竟他还做着子承父业,当个富家翁的美梦。

        “艹,我上辈子是不是得罪了小人?怎么什么倒霉事儿,都让我撞见了?”,李承绩心里,暗暗骂道。

        于是后面的时日里,他都显得无精打采。看上去,就像霜打的茄子。

        这样的状态,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本来渐好的身体,开始急剧消瘦。持续的低烧,也再次折磨着他的病体。

        这让李萧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