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 买油坊的经纪人(1/2)
        寨子油坊,原先位于村子最中间的村委大院的西边,是一排十间的平房,偌大的院子,农忙的时候兼做打麦场使用。

        不过,到2002年的时候,随着机械脱粒机的推广使用,原先传统的人力脱粒方式,已经被淘汰了。

        老油坊院子已经荒废很久了,里面长满了野草,而油坊里面老式的木制榨油设备,静静地躺在那里,已经好多年没人进来看一眼了。

        整个社会都在向前发展,都在前进着。

        当年风光无限的老油坊,后来被韩家胜承包之后成为了个体产业,然后古法榨油的木头家伙被他扔在这边,他又在1993年的时候购进了一套半自动机械化榨油设备,在村里新修的柏油路边上盖了十几间房子,将油坊搬迁了过去。

        开油坊是赚钱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韩家胜将油坊搬迁到公路边上的第一年,就净赚了四万多。

        在1993年,四万多可不是个小数目啊,那个年代万元户都是很骄傲的。

        不过,韩家胜有个致命的弱点,嗜赌如命。

        沾上这个爱好,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输的啊。

        韩家胜要卖油坊,寨子村许多人都知道这件事,可是,十二万的转让费让大家觉得贵了,所以没有人肯出手。

        有钱的人有其他赚钱的门路,没钱的人买不起,这让韩家胜卖油坊的计划搁置起来。

        张有矿前世的时候,韩家胜的油坊最后也没有卖出去,到后来新老两个院子就扔在那里,最后慢慢地都荒废了。

        然而在张有矿的眼里,十二万,买下两个大院子,一套木制榨油设备,一套半自动机械榨油设备,太值了。

        不用说别的,就那套木制榨油设备,那可是当年自己祖上请来的知名木匠打造的,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对于他们老张家来说,意义实在是太大了,绝对不是多少钱能够衡量的。

        韩家胜想卖油坊,喊出来的价格是十二万,但是大家都知道,要买他的油坊,就得找个跟他说得上话的人问清楚,价格能不能谈,十二万转让费包括什么内容,是不是新老两个油坊,两套设备都包括里面等等。

        张有矿跟自己父亲商量了下,买油坊,他俩直接去谈,不方便,最好还得找个中间人。

        找个中间人,有些话方便说,就算是买卖分歧较大,也不会因为面对面得就谈崩了。

        这个中间人呢,老百姓俗称叫做经纪人。

        其实,农村集市上面,一直存在着经纪人。

        家具市场上有家具经纪人,家畜市场上有家畜经纪人,这两个市场,经纪人都挺多的。

        不过后来,随着县城里面超市的兴起,农村集市的没落,那些活跃的经纪人,开始渐渐地没了市场,老去的老去,转行的转行。

        张有矿跟自己父亲喝了一场痛快酒,在所有的候选人里面挑拣了一遍,最后一致认定让孙红茂当这个中间人最合适。

        孙红茂家和张同坤家是同一个生产组的,地头挨着,又是邻居,同时还是村会计,跟村里大多数人都说得上话,跟两边关系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孙红茂的嘴皮子利索,让他当这个中间人呢,最合适不过了。

        第二天张有矿拿着身份证到银行办了一张银行卡,然后将支票里的钱转到了自己的银行卡里面。

        而当天晚上,张有矿的父亲张同坤,则抱着一箱广寒宫白酒,来到了孙红茂的家里。

        村里人都是要面子的,张同坤郑重其事的拿着礼来到家里求孙红茂帮忙,一说是当经纪人,这可是很有面子的差事,然后中间买卖成了,当经纪人的多少还能拿点好处,这事孙红茂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孙红茂皱着眉头看着张同坤,问道“大兄弟,你让我当这个跑腿的呢,这是看得起我,可是我这人嘴拙,怕是当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