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绣云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章 姻缘易得,知己难求(1/5)
        迎亲的日子定了,就在半个月后。

        许绣氤不能再出门了,她像所有即将出阁的女孩子一样,每天待在屋子里从早到晚为自己绣嫁妆。

        那个大眼睛的年轻人再没有出现过,他曾经说过两天来找她,却始终没有再来。

        爱穿红衣的果儿有时跑来借东西,许绣氤拉住她“外面有人找我吗?”

        果儿眨眨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啊,姐姐怎么啦?”

        许绣氤笑笑“没什么。”拍拍她的头“去玩吧。”

        也许,他只是随口说说,早就忘了吧。

        今年秋天雨水很少,天空很高远,总是一副纯净湛蓝的好天气,凉风阵阵透过窗棂,吹在身上又清爽又舒适。

        许母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到处跟人说“看来我家绣儿真是贵人命,连老天爷都肯帮忙。”

        她知道,能嫁进韩家,的确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母亲打开韩家送来的几只大箱子,一件一件翻给她看。

        她点点头,没有太多的喜悦,心里更多的是茫然。

        她坐在窗下绣着那些鸳鸯戏水、并蒂莲花的枕套、被面时,常常不知不觉就停下来,望着院子里的紫藤花发呆,心思不知飘到了什么地方。

        她趁着母亲不注意,把那只装着珍珠的小小锦袋藏到了已经准备好的嫁妆箱子里。

        成亲的日子终于到了,她盖着红红的盖头,在喜娘的搀扶下,迷迷茫茫地往前走。周围是一片鼓乐声、喧闹声,她不知道来了多少人,只觉得这些声音很奇异、很遥远。

        昨晚,父母一夜没有睡好。早上为她梳头时,她那老实耿直的父亲和总是喜气洋洋的母亲,竟然都流下了一行眼泪。

        宽敞的洞房里,静得就像是一座渺无人烟的森林。

        许绣氤坐在床沿上,不知过了多久,腰背都僵直得发痛。她不敢动,韩家规矩大,若是被守在旁边的丫鬟看见,她不知道会不会被嗤笑为粗鲁无礼。

        忽听身旁一个细弱而略带稚气的声音说道“少奶奶闷坏了吧,要不要先取下盖头,我给你捶捶背?”

        许绣氤愣了一下,心想这个丫鬟倒有趣。她还没有表态,只听这个声音又轻轻笑道“前厅的客人很多,酒席一时半会儿散不了,少爷还要很久才能来呢。你就是站起来走动一会儿也没人知道。”

        她忍不住笑了,伸手掀开了盖头,眼前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穿着一身新绸衣、模样儿蛮可爱的小丫鬟。

        “你不是挽香,你叫什么名字?”许绣氤一眼见到她就喜欢上了,柔声问道。

        “回少奶奶的话,我姓沈,名叫秋格,原本是夫人房里的丫鬟。夫人身边管事的莲姑姑说,少奶奶进了门要多添人侍候,就把我拨到这边来了。”

        秋格抿着嘴,浅浅地笑“挽香姐姐虽是少爷身边的大丫鬟,可她并不是韩家的家生奴婢,所以莲姑姑就派我来伺候少奶奶入洞房,这是韩家世代的规矩。”

        许绣氤不解地问道“什么是家生奴婢?”

        秋格道“就是一家几代人都在韩家为奴。我奶奶、我娘都是给上房做针线的,我手笨,总也学不会,就只好在姐姐们手底下做点粗活。”

        许绣氤道“我瞧你说话很伶俐啊,今后也不必做粗活,就跟着我吧。”

        “那可好了”秋格高兴不已,笑道“多谢少奶奶抬举,我一定听你的话。”

        许绣氤亲切地向她笑了笑,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了几步,好奇地四下观望。

        韩家布置的新房果然气派,床、榻、桌椅、矮几、梳妆台都是一水儿的贵重红木制成,擦拭得光亮灿烂。桌上供着的一对龙凤烛描金抹银,雕刻得栩栩如生,足有拳头那么粗。靠墙壁是一排形式古朴的木架,摆着许多玉石的、水晶的、青铜的让她说不出名字来的古董。靠窗下还有一只大大的青花瓷水缸,缸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