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暮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一章 奠雁收卒(2/4)
罩下的奉天城,又将目光抛向德宗的行宫处,前日的一些光景又浮现眼前——

        皇甫珩带着高振和石怀义进到奉天城请见德宗时,太子与普王,并陆贽等臣子皆在御前。德宗素来也知边镇附近党项藩落的战斗力,听闻党项城傍子弟来投,自然高兴,还将与令狐建一同守城的高重捷唤来,与高振在殿中相见。

        皇甫珩在直陈与宋若昭有婚誓之前,先向德宗请赐告身给高振与石怀义。德宗满口答应,只道告身须由大学士陆贽拟定。

        群臣散去,回到内室,只剩太子、普王与陆贽在身侧时,德宗便命陆贽执笔。不料陆贽道“陛下,官职不是不可赏,但高孔目与石怀义并无半分军功,那高孔目又是高重捷的族亲,这告身发下去,只怕前几日浴血守城的陇州之师心中不服。”

        德宗道“敬舆言之有理,是朕答应得草率了。待彼等藩兵献够叛军将卒的人头,再赏不迟。”

        他又向太子李诵道“太子,方才那皇甫珩提到泽潞宋氏时,朕见你脸色有异。朕知你感念宋氏参与救护淳儿,但李抱真请求联姻时,你若不愿为难宋氏,本应如实告诉朕,莫扯些其他的。”

        李诵惊惧,忙拜道“陛下恕罪。”

        他觉得从良娣托子到王侍读献计,再到萧妃告知昭、珩二人曾于城中相会,确是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只怕越辩解越让父亲疑心。

        德宗叹口气道“太子仁厚宽和,本是国之幸事。但你那宫中,我看萧氏和王侍读都是有主意的,我只盼他们能真正辅佐你,莫利用你的好性子。你退下吧,叮嘱萧妃照应好朕的唐安公主,泽潞宋氏的婚事既是朕御准的,也妥帖操办便是,叫那李抱真知晓也不失了体面。”

        帝王又向普王道“谟儿,你留下,陪朕下盘棋。”

        李诵和陆贽告辞后,霍仙鸣摆上的不是棋局,而是酒壶。

        德宗接过粗陋的酱色陶盏,小尝一口,向霍仙鸣道“韦城武带来的酒,朕都送去东宫太子处了。你这奴才真是有些本事,这兵荒马乱的,还能弄来一壶好酒。”

        霍仙鸣谄媚道“启奏陛下,这小小奉天城,倒是被裴县令治得不错,且囤了些粮草。那日裴县令说与老奴得知,他想着若奉天本就设作行营,粮酒多少得有些,所以趁着去岁老天爷照应,悄悄地在宅子里用粮食酿了些酒。裴县令托老奴向陛下告罪,他违了朝廷榷酒的政令,但凭陛下责罚。”

        德宗冷笑一声“你这个老东西,怎么早不说,酒都下肚了,再罚人作甚。”

        又对普王道“谟儿你看,到底宦海历练人,李唐江山之下,便是这小小县令,也是玲珑多窍,最是会摸准朕的性子。”

        普王垂首喏喏,道“只可惜,这好酒,若是用陛下的玛瑙嵌金牛角觥盛来,应更佳。”

        德宗放到嘴边的陶盏骤地停住,叹气“朕也盼着快些回到西京。”

        忽而目光中威严之色闪过,盯着普王道“皇甫惟明将门之后不是浪得虚名,朕见那皇甫珩于公于私都是有些担待的,姚令言亲子不孝,这养子倒还有些出息。”

        帝君在“养子”二字上加重了语气,普王心中一凛。又听德宗放缓了口吻“谟儿,你可听说过前朝汉武帝时的‘保宫’?”

        “臣听授业之师讲过,武帝时,诸将征战匈奴,拔师大漠前,须将妻儿老小送入长安的保宫,以明誓死杀敌之意。”

        “唔,若有临阵变节者,保宫中的妻小必无善果,”德宗淡淡道,“谟儿,你贵为亲王,莺燕佳人皆是唾手可得,朕见那宋氏也不过寻常之姿,不收就不收吧。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普王仍恭敬地低着头,目光直直放在面前的酒盏上,语气坚定道“陛下所言,臣必当领会,不瞒陛下,今日臣心中确有些遗憾,但国事为重,臣若连这一关节也想不明